三、臨床實習目標

在桃園長庚的臨床實習目標:  

  • 提供六個面向供同學設立實習目標方向。




一、專業行為與態度

1.0
展示出專業、合乎道德的行為與態度

1.1
準時、可靠並能堅持排定的任務

1.2
穿著正確的服裝

1.3
能堅守道德與法律的規範

1.4
展示主動、熱忱與專業好奇心

1.5
能接受批評以及在理解解了建設性的批評後能做出適切的反應

1.6
展示出主動性的聆聽以示願意學習

1.7
能接受身為學生有學習的責任

1.8
參與實習單位的繼續教育課程

1.9
主動的為自己的臨床經驗歷程設立目標

1.10
能尊重病患與同儕

1.11
以關懷人與尊嚴的方式來對待病患

1.12
與病患談話或在病患前談話時,能維持慎重與保密

1.13
展現正向的態度,願意合作

1.14
當臨床情況有變化時,願意配合適應

1.15
在表現專業與自我間維持平衡

1.16
能認知自己的優點與缺點,並主動地自我成長



二、安全性

2.0
 安全地執行臨床事務

2.1
能觀察健康與安全相關的常規事項

2.2
能辨識出病患生理及心理上的狀況變化

2.3
對病患生理及心理上的狀況變化有反應

2.4
能作出病患安全照顧計畫

2.5
能執行病患安全照顧計畫

2.6
能使用好的身體機制在自己與病患身上

2.7
當治療病患時,使用的是可接受的安全治療技巧

2.8
當有需求時,會尋求適切的協助

2.9
能即時的提供協助

2.10
對治療禁忌與當心處有所認知



三、人際關係&溝通技巧

3.0
口語溝通

3.1
說話有分寸且圓融

3.2
根據情況調整音量與音調

3.3
表達需求/提問的方式是清楚且容易被理解的

3.4
回應要求/詢問的方式是清楚且容易被理解的

3.5
根據聽者使用適當的術語,而不是不恰當的俚語或行話

3.6
與病患/家屬建立有效率的人際關係


3.6.1提供適切的介紹


3.6.2培養並鞏固病患的動機與信賴感


3.6.3讓病患/家屬對於治療項目/出院有心理上的準備


3.6.4在病患/家屬的互動中保持適當的領導性


3.6.5在病患/自己的互動中保持適當的領導性


3.6.6正確的說明治療活動的執行過程與選擇原因


3.6.7提供正確且即時的口語回饋


3.6.8展示出主動的聆聽


3.6.9溝通時是整合過且符合邏輯思考的

3.7
與臨床指導老師建立有效率的人際關係


3.7.1會主動開始去找指導老師溝通


3.7.2努力與指導老師們維持開放及誠實的關係


3.7.3確認有接收到回饋


3.7.4能及時地提出切題的問題


3.7.5展示出知道指導老師是監督管理者


3.7.6對監督者能給予正確的回饋

3.8
與醫療照護團隊中的其他職員建立有效率的人際關係


3.8.1在適當場合能主動開始溝通


3.8.2在與其他職員敘說前應先有準備


3.8.3討論病患狀況時,清楚而簡潔


3.8.4能報告正確的相關資訊


3.8.5認清每個醫療照護團隊成員的責任分野


3.8.6做出正確的轉介



三、人際關係&溝通技巧(cont.)

3.0
口語溝通

3.1
說話有分寸且圓融

3.2
根據情況調整音量與音調

3.3
表達需求/提問的方式是清楚且容易被理解的

3.4
回應要求/詢問的方式是清楚且容易被理解的

3.5
根據聽者使用適當的術語,而不是不恰當的俚語或行話

3.6
與病患/家屬建立有效率的人際關係


3.6.1提供適切的介紹


3.6.2培養並鞏固病患的動機與信賴感


3.6.3讓病患/家屬對於治療項目/出院有心理上的準備


3.6.4在病患/家屬的互動中保持適當的領導性


3.6.5在病患/自己的互動中保持適當的領導性


3.6.6正確的說明治療活動的執行過程與選擇原因


3.6.7提供正確且即時的口語回饋


3.6.8展示出主動的聆聽


3.6.9溝通時是整合過且符合邏輯思考的

3.7
與臨床指導老師建立有效率的人際關係


3.7.1會主動開始去找指導老師溝通


3.7.2努力與指導老師們維持開放及誠實的關係


3.7.3確認有接收到回饋


3.7.4能及時地提出切題的問題


3.7.5展示出知道指導老師是監督管理者


3.7.6對監督者能給予正確的回饋

3.8
與醫療照護團隊中的其他職員建立有效率的人際關係


3.8.1在適當場合能主動開始溝通


3.8.2在與其他職員敘說前應先有準備


3.8.3討論病患狀況時,清楚而簡潔


3.8.4能報告正確的相關資訊


3.8.5認清每個醫療照護團隊成員的責任分野


3.8.6做出正確的轉介



三、人際關係&溝通技巧(cont.)

4.0
非口語溝通

4.1
了解自己會使用哪些非口語方式與人溝通及效果

4.2
會因應情況調整自己的姿勢、手勢、及臉部表情

4.3
對病患/家屬的非口語溝通行為能正確的解釋與反應

5.0
病歷書寫

5.1
書寫的格式要依據實習單位的規定

5.2
書寫時應整合組織過、簡潔與符合邏輯

5.3
使用正確的拼音、語法以方便閱讀

5.4
使用正確的專業術語及縮寫

5.5
內容提及的資訊是正確的

5.6
能按時的、及時的書寫內容

5.7
書寫的方式能因應閱讀的對象調整

5.8
相關附加文件是適當正確的

5.9
收費相關訊息是完整而即時的



四、專業問題處理過程

6.0
認清病患的物理治療相關問題

6.1
能清楚的辨認出病患身上有哪些物理治療相關問題

6.2
能看出是結構上還是功能上出現異常

6.3
能清楚地辨認出病患其它醫療相關與非醫療相關的問題

6.4
對於不適合接受物理治療的轉介能認清並適當的回應

6.5
確認病患在接受物理治療時可能會相關的健康問題

7.0
定義病患的物理治療問題

7.1
能向指導老師解釋問題的病程變化

7.2
能對這些問題的嚴重程度給分

7.3
能從病患的許多問題中勾畫出物理治療相關問題

8.0
分析病患的物理治療問題

8.1
定義出這些物理治療問題包含哪些面向

8.2
區分這些不同面向的相關性

8.3
決定病患在生理方面的需求及資源

8.4
決定病患在心理方面的需求及資源

8.5
決定病患在環境方面的需求及資源

8.6
問清楚病患對自己訂的目標



四、專業問題處理過程(cont.)

9.0
物理治療相關資料的處理

9.1
整合已獲得的資料

9.2
確認是否需要更多的資料

9.3
往外尋找或再複習一下可獲得資料的來源

9.4
選擇適當及有效率的評估流程

9.5
正確地執行選定的評估流程


9.5.1 認知功能評估/心智狀況


9.5.2 生命徵象監測


9.5.3 皮膚狀況與血管完整性


9.5.4 傷口評估


9.5.6 人體測量(腰圍、腿長、皮膚皺摺厚度)


9.5.7 肌力評估(徒手、儀器量測)


9.5.8 張力評估


9.5.9 反射評估


9.5.10 動作模式評估


9.5.11 協調評估


9.5.12 平衡評估


9.5.13 粗動作/發展評估


9.5.14 骨科評估(軟組織評估、關節活動度評估)


9.5.15 疼痛評估


9.5.16 心循環功能評估


9.5.17 肺功能評估


9.5.18 姿勢評估


9.5.19 步態分析評估


9.5.20 功能性評估


9.5.21 電生理評估


9.5.22 輔具評估


9.5.23 裝具評估


9.5.24 輪椅評估


9.5.25 環境評估


9.5.26 其它



四、專業問題處理過程(cont.)

10.0
擬定物理治療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案

10.1
正確的解釋評估資料

10.2
了解蒐集的資料之間的相關性

10.3
根據病患的需求列出治療相關問題的重要優先順序

10.4
建立切實的治療目標


a.建立切實的短期治療目標


b.建立切實的長期治療目標

10.5
設立目標時,考量病患/家屬的需求

10.6
選擇最適合病患的治療方式

10.7
為病患選擇適當的環境適應方式以確保功能的最佳化

10.8
解釋所選擇治療方式的理由

10.9
設計一份完整的治療計畫

10.10
預期病患/家屬出院前的需求

10.11
為病患的出院做準備

11.0
物理治療解決方案的執行

11.1
有效率執行因應病患問題的物理治療技巧


11.1.1物理因子


11.1.2治療性運動及過程


11.1.3發展里程碑活動


11.1.4神經生理治療技巧


11.1.5功能性活動


11.1.6協助性/適應性輔具/器材


11.1.7治療器材


11.1.8傷口照顧

11.2
以合邏輯的順序治療病患,以增加舒適性與效率

11.3
能因應病患的個別反應,有創意的適性調整治療技巧

11.4
有效率地適應病患當時的環境,以減少障礙來提升功能

11.5
替照顧者安排適當的任務,以便日後的追蹤

11.6
不管是治療活動或是居家運動計畫,一定要教導病患/家屬


12.0
評估成效

12.1
一段期間後重新再評估病患的物理治療相關問題

12.2
重新評估後,修改物理治療計畫與目標

12.3
確定病患在接受物理治療時有獲得最多的獲益



五、行政與管理技巧

13.0
展示行政與管理的能力

13.1
能有效率地使用時間及在時間期限內工作

13.2
有效的利用空閒時間

13.3
展示出可以同時處理數個病患的能力

13.4
知道臨床行政處理流程(記帳、排程、運送、與其他單位協調...等)

13.5
讓工作的區域呈現安全又有效的狀態

13.6
使用政府、社區、教育或專業的資源

13.7
展示出了解照顧者的能力

13.8
適當的使用照顧者來協助



六、服務/專題/個案報告

14.0
展示教學的能力

14.1
挑選的主題正確

14.2
有清楚的相關性,合適的目的性

14.3
合適的報告呈現方式

14.4
使用影音檔為報告加分

14.5
說話時簡潔又清楚

14.6
報告的內容適合聽者的背景身份

14.7
呈現的內容是正確的

14.8
非口語的表達及展示是合適的

14.9
對聽者有適當的反應,有互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